期刊简介

            本刊创刊于1980年,是由四川省卫生厅主管,四川省医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医学专业性期刊。本刊为月刊,A4开本,国内外公开发行(刊号:ISSN 1004-0501,CN 51-1144/R),曾多次被评为“四川省优秀期”称号。本刊现已为《中国期刊网》、《中国学术期刊(光盘版)》全文收录,并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“来源期刊”、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期刊、万方数据--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、被《中国核心期刊(遴选)数据库》收录。本刊宗旨是促进四川省内外医学学术交流,传递医学信息,为广大读、作者服务。面向临床医学为主,全面反映四川乃至国内的其他省市的医学学术动态、水平。读者主要为省、市、县级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、管理人员,具有容量大,出版周期短,发表文稿多、快,发行量大的特点。

首页>四川医学杂志
  • 杂志名称:四川医学杂志
  • 主管单位:四川省卫生厅
  • 主办单位:四川省医学会
  • 国际刊号:1004-0501
  • 国内刊号:51-1144/R
  • 出版周期:月刊
期刊荣誉:多次获“四川省优秀期刊”期刊收录:国家图书馆馆藏, 知网收录(中), 上海图书馆馆藏, 统计源核心期刊(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), 维普收录(中), 万方收录(中), CA 化学文摘(美)
四川医学杂志2001年第10期

促进骨质疏松学科的发展

杨定焯

关键词:骨质疏松, 医学会, 人民医院, 骨密度仪, 单光子吸收法, 医科大学, 专业委员会, 代谢性骨病, 学会组织, 专题讲座, 专科门诊, 政府部门, 学科走向, 四川, 内分泌科, 老年病科, 科研, 科学基金, 华西医院, 攻关项目
摘要:1 历史的回顾1989年全国第一届代谢性骨病研讨会在成都召开,是我国骨质疏松(OP)学科走向兴旺的标志.1985年我国首台单光子吸收法骨密度仪(SPA)在华西医科大学诞生,很快推广到全国,北京在80年代开展OP的治疗,90年引进第一台双能X线吸收法骨密度仪(DXA).10年来世界上各种骨量定量手段在我国均有应用,抗OP药物应有尽有;内分泌科、老年病科、妇科、骨科、放射科都把OP纳入自己的工作轨道,2001年4月中华医学会组织五大学会联合成立OP及骨矿盐疾病分会,不少大专院校、大医院、研究单位投入较大的人力、物力进行OP的研究.由于政府部门的重视,自然科学基金、科研攻关项目都列入OP.我省是OP临床和研究走在前面的省市之一,我们80年代开始了OP流调,1993年成立了OP学组,1998年成立OP专业委员会,在医学会的推动下,<四川医学>曾组织OP专题讲座,四川大学华西医院、省人民医院、川北医学院及一些市、县医院先后建立专科门诊,我省在OP科研方面撰写了200多篇论文、两部专著、开发四个抗OP新药.已经召开了5次省级OP研讨会,总之我省OP学科在省卫生厅和医学会的领导下正持续地向前发展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