期刊简介
本刊创刊于1980年,是由四川省卫生厅主管,四川省医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医学专业性期刊。本刊为月刊,A4开本,国内外公开发行(刊号:ISSN 1004-0501,CN 51-1144/R),曾多次被评为“四川省优秀期”称号。本刊现已为《中国期刊网》、《中国学术期刊(光盘版)》全文收录,并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“来源期刊”、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期刊、万方数据--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、被《中国核心期刊(遴选)数据库》收录。本刊宗旨是促进四川省内外医学学术交流,传递医学信息,为广大读、作者服务。面向临床医学为主,全面反映四川乃至国内的其他省市的医学学术动态、水平。读者主要为省、市、县级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、管理人员,具有容量大,出版周期短,发表文稿多、快,发行量大的特点。
往期目录
-
2000
-
2001
-
2002
-
2003
-
2004
-
2005
-
2006
-
2007
-
2008
-
2009
-
2010
-
2011
-
2012
-
2013
-
2014
-
2015
-
2016
-
2017
-
2018
-
2019
首页>四川医学杂志

- 杂志名称:四川医学杂志
- 主管单位:四川省卫生厅
- 主办单位:四川省医学会
- 国际刊号:1004-0501
- 国内刊号:51-1144/R
- 出版周期:月刊
期刊荣誉:多次获“四川省优秀期刊”期刊收录:国家图书馆馆藏, 知网收录(中), 上海图书馆馆藏, 统计源核心期刊(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), 维普收录(中), 万方收录(中), CA 化学文摘(美)
血小板微粒的形成、清除及主要功能的研究进展
李天成;郑仙娇;王宗奎
关键词:血小板微粒, 磷酯酰丝氨酸, 体内清除, 生理功能, microRNA
摘要:血液中的微粒( microparticles,MP)是由不同的细胞(包括血小板、红细胞、粒细胞、单核细胞、淋巴细胞和内皮细胞等)脱落而成,几乎所有的真核细胞在受到刺激或凋亡后都会产生微粒[1]. 血小板微粒( plate-let-derived microparticles,PMP)是血液中微粒的主要来源,在非疾病的状态下占循环微粒总量的70% ~90% [2]. PMP的膜表面含有来自血小板的磷酯酰丝氨酸(phosphatidylserine,PS)以及多种糖蛋白的,如趋化因子受体、CD62 ( P-选择素)、CD63、GPⅡb-Ⅲa、GPIb等,这种富含多种物质的膜表面使PMP具有与血小板类似的粘附、聚集和止血等功能[3-4]. 同时,PMP的内部含有来自于血小板的蛋白质及microRNA等遗传物质,可以作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传递者,调控多种细胞(如单核细胞、巨噬细胞等)的分化及凋亡. 此外,PMP还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,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( ITP) [5]、糖尿病[6]、口腔癌[7]等多种疾病中PMP含量增高. PMP的发生机制、体内清除机制及生理功能在近几年已有较为广泛的研究,现就这三方面的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.
友情链接